[1]
沈友明,聶繼云,李志霞,李海飛,毋永龍,張建一. 果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、毒性、生物合成及影響因素研究進展[J]. 食品科學, 2018, 39(9): 294-304.
[2]
石渝鳳,邸太妹,楊紹蘭,吳連英,陳永強,夏濤,張新富. 花香型紅茶加工過程中香氣成分變化分析[J]. 食品科學, 2018, 39(8): 167-175.
[3]
陳榮豪,陳文學,陳海明,張觀飛,陳衛軍,唐輝,胡月英. 乳酸菌發酵過程中番木瓜飲料的主要成分分析與抗氧化活性變化[J]. 食品科學, 2018, 39(6): 222-229.
[4]
高琦,張建超,陳佳男,劉春菊,劉春泉,薛友林.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綜合評價4 種干燥方式對山藥脆片香氣品質的影響[J]. 食品科學, 2018, 39(20): 175-181.
[5]
王丹,張嵐,王佳鑫,劉俊梅,樸春紅,劉敏,馮小雨,葛紅娟,任鵬宇,宋春梅,王長文. HS-SPME-GC-MS法分析發酵過程中蕎麥和小麥面團香氣成分變化[J]. 食品科學, 2018, 39(20): 207-217.
[6]
李娜娜,束廷廷,梁艷英,段琪,李華,王華. 不同采收期對愛格麗葡萄酒及蒸餾酒香氣成分的影響[J]. 食品科學, 2018, 39(2): 215-221.
[7]
陳芝飛,蔡莉莉,郝 輝,趙志偉,孫志濤,馬宇平,劉前進,楊 靖,董艷娟,侯 佩. 香氣活力值在食品關鍵香氣成分表征中的應用研究進展[J]. 食品科學, 2018, 39(19): 329-335.
[8]
熊鳳嬌,馬儷珍,王洋,梁麗雅,楊華,李雙燕. 亞硝化模擬體系中油脂對N-亞硝胺形成的影響[J]. 食品科學, 2018, 39(18): 21-28.
[9]
錢籽霖,秦宏文,劉 奕,蔣和體. 制汁工藝對紫薯汁品質及香氣成分的影響[J]. 食品科學, 2018, 39(17): 79-85.
[10]
張夢梅,劉書亮. 乳酸菌吸附重金屬的影響因素、機理及應用研究進展[J]. 食品科學, 2018, 39(15): 316-322.
[11]
Kang Suyoung,朱蔭,鄭新強,梁月榮,林智. 不同季節綠茶香氣成分的判別與聚類分析[J]. 食品科學, 2018, 39(14): 268-275.
[12]
魯榕榕,馬騰臻,張波,祝霞,馮麗丹,王媛,王凱麗,韓舜愈. 不同澄清劑對起泡葡萄酒原酒的澄清作用及對香氣品質的影響[J]. 食品科學, 2018, 39(12): 146-153.
[13]
曾茜茜,雷 琳,趙國華,葉發銀. 花青素加工貯藏穩定性的改善及應用研究進展[J]. 食品科學, 2018, 39(11): 269-275.
[14]
陳夢圓,劉學彬,汪平,陳劍,蔡雪梅,羅愛民. 產酯香功能菌對醬香型酒醅的影響[J]. 食品科學, 2018, 39(10): 199-205.
[15]
周文杰,張芳,王鵬,詹萍,田洪磊. 基于GC-MS/GC-O結合化學計量學方法研究庫爾勒香梨酒的特征香氣成分[J]. 食品科學, 2018, 39(10): 222-227.
返回頂部